close


世上的好多事情,而且是偉大的事情鋼琴調音,真的都不是從有用的練鋼琴開始的,恰好是無用的看蝴蝶,比如牛頓看蘋果落地,瓦特看沸水頂起壺蓋,愛迪生看老母雞孵蛋,都類似于無用的看蝴蝶,可都啓發了有用的偉大發明。

有了孩子的家長可能都說過這句話,其實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聽家長說過,並二手鋼琴且是常聽,否則也不會“當孩子成了家長”之後還沒有忘了這句話。

這句話本沒什麽哲理,更算不上名言,可爲什麽會被當成經典運用呢?因爲國人實際,我們把自己的價值觀就定位在“有用”與“無用”之上。

比如30年前,如果有哪個農民在自家的小院子裏不是種了蔬菜,而是種了鮮花,那就不是“過日子”的人,要有個籠子不是養兔子,而是養了八哥,那就是“不正經”的莊稼人。

學成一門手藝是爲了吃飯、爲了掙錢,如果學了黑格爾不能養家糊口,那就不如學種黑木耳;如果鑽研了天體力學,月底不能拎回家兩鬥米,那就不如跟紮風筝的老 王頭賣手藝了。國人的學習行爲一切都得與養家貼上,你就是破譯了《易經》,也得以能給人家算上一卦,能收入個仨瓜倆棗爲成功的標准,算不准命的易經專家, 就不如扛經幡旗的風水先生了。所以,民間有名言“編筐織簍養活家口”,“打魚摸蝦耽誤莊稼”。因爲筐和簍是農民的生産工具,魚蝦是奢侈品,不是老百姓吃 的。

如果有哪個孩子要是看蝴蝶、捉蜻蜓那就比打魚摸蝦還不可饒恕了。所以咱們的孩子閑玩的時候少,學習的時間多。

三歲背《三字經》,四歲背《百家姓》,五歲背《千字文》,一換牙就得背“關關雎鸠”。五四新文化運動後,那些玩意兒用處不大了,孩子們改爲學畫畫、學外 語、學唱歌、學舞蹈了,這玩意來得實在,哪管是學速記,練打字都算是正經的事,但是閑玩不算,玩被國人視爲喪志的行爲。所以,看蝴蝶、看風景,享受陽光、 海浪、仙人掌都是胸無大志的孩子。

好在這些年人們的價值觀念在變,知道了休閑也是人生的需要,但輕易不讓孩子們享受。因爲無論怎麽變,爲了名利的目的並沒有變。

可現實有時不是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”的。比如著名詞作家喬老爺子曾經講過自己的一個故事:30歲的時候,他在窗口對著一只飛來的蝴蝶發呆了幾十分鍾,有 種朦胧的感覺撞擊著他的心靈,可他一時又無法頓悟到是怎樣的一種明朗的意境,也就撂下了。時隔40年,喬老爺子的家裏又飛進了一只蝴蝶,一下子激活了他四 十年前那個中古鋼琴朦胧的思緒,這不正是一段續接上了的情緣嗎?人的思念有時是沒有根脈,沒有緣由的,就像那只鋼琴買賣蝴蝶,在萬家燈火之中,飛入你的窗口,你何必問它從哪兒來,到哪裏去呢。喬老爺子若不在窗口發呆地看蝴蝶,哪裏會有這麽一首20世紀80年代的經典金曲———《思念》。換成喬老爺子在鋼琴前彈十首曲子,也不會有看蝴蝶時的靈感吧。
,真的都不是從有用的練鋼琴開始的,恰好是無用的看蝴蝶,比如牛頓看蘋果落地,瓦特看沸水頂起壺蓋,愛迪生看老母雞孵蛋,都類似于無用的看蝴蝶,可都啓發了有用的偉大發明。

抛開目的論的“有用”、“無用”之說,僅僅從人的身體調停、休整的角度來講,人是不必總彈鋼琴的。無論什麽弦都不鋼琴維修能總繃著吧(電線杆子除外),我倒覺得只要有條件,一生啥也不幹,只看蝴蝶也不是什麽壞事。如今這個世道已不是缺少幹事的人了,而是缺少啥也不幹的人。在人人都搶事幹,甚至是搶不到事幹的時代,如果有一部分人真的啥也不幹了或多用一點時間看蝴蝶,那也鋼琴收購是對社會的一大貢獻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dfgssd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