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路撒冷早期的壯觀蓄水池被發現
顯而易見,早在公元前1000年時期,耶路撒冷的居民就已經擁有了設置完善的水源供給設備。在耶路撒冷聖殿山。是位於耶路撒冷舊城的宗教聖地,猶太教最神聖的地方。第一聖殿建於前967年,前586年被摧毀;第二聖殿建於前515年,公元70年被摧毀汙水處理。猶太教普遍相信,這裏還將是彌賽亞到來時重建第三聖殿的地點。目前聖殿山准確位置還不清楚,猶太人認為聖殿山就是現在阿克薩清真寺的位置,但阿拉伯人並不贊同這一觀點。)發現的一個出乎意料巨大的地下蓄水池為此提供了有力證據。依據初步年代測定,這個蓄水池來自第一座猶太人聖殿出現的年代,可能是耶路撒冷地區已知最大的此類型水庫。
來自以色列文物部門的Eli Shukron和他的團隊在一個地下水道旁的發掘點附近發現了這個水池,這個發掘點接近第二聖殿時期(大約公元前515年至公元70年。注:第二聖殿,舊址位於耶路撒冷,繼第一聖殿被毀後所建。前586年蓄水池,猶太人被新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擄往巴比倫,淪為巴比倫之囚,第一聖殿被毀。後新巴比倫被波斯帝國的古列二世所滅,猶太人被釋放並被允許重建聖殿。重建過程並不順利,直至大流士時期才完成,大流士對第二聖殿的重建給予了幫助,整個重建過程被記錄在舊約的以斯拉記。公元前19年,大希律王開始了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第二聖殿,由此也被稱為希律聖殿。公元70年,耶路撒冷在猶太戰爭中被羅馬帝國將軍提多攻陷,第二聖殿被毀,殿中聖物被擄往羅馬。為紀念這件事情,羅馬人修建了提圖斯凱旋門U型溝,由於聖物現已下落不明,凱旋門上的雕塑成為人們對聖物的推測根據)。這個地下水道通向聖殿山之下,位於舊城中心邊緣,即著名的大衛城,沿著水道可以直達西羅亞池(譯者注:西羅亞池,其遺跡位於耶路撒冷城南面,與猶太宗教儀式有緊密聯系,這裏曾發生過一個關於耶穌的著名奇跡。猶太人到聖殿山朝聖之前,都要到西羅亞池洗一洗。猶太人在耶穌之後繼續用這個池子淨身約一百二十年,直到羅馬人在公元七十年摧毀猶太聖殿。耶穌有很多事跡和猶太儀式有直接關連,醫好瞎子的眼睛就是個例子,見約翰福音九章1~7節)。西羅亞池通過另一條地下管道而與坐落於附近的基訓河源相連,曾為耶路撒冷城水源供給提供保障。在地下管道流程中位於聖殿山腳下的一處涵管,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一個山崖裂縫– 這說明可能有一個更為古老的地下水池存在。
在山崖中開鑿的水池大約有250立方米的容量– 約等於一所寬闊的四居室。石壁被塗上了多層灰漿,來自以色列自然保護與國家公園管理局的考古學家Tvika Tsuk對此解釋道:"這些灰漿很像亮黃色的砂漿,為第一聖殿時期獨有。"這個蓄水池可能於公元前951年至586年之間修建 – 而且在年代久遠方面無與倫比。
"這一發現表明,由此看來當時耶路撒冷的水源已經並不單單來自基訓河源。"Shukron說。很有可能的是,這個規模宏大的蓄水池為聖殿山和朝聖者提供了飲用及洗浴用水。